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,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。 詩篇 23:2
Harvey 颶風的洗禮 Harvey 颶風的洗禮給我們幾個提示: 都會開發需要有智慧、有規範與限制;居民要覺醒,不能只顧個人的享受;生活要簡單一點,少製造CO2與廢棄物;有一個汽車bumper sticker如是說 “There is no Planet B”,沒錯,地球僅此一個,暖化與氣候異常已經威脅到每個人了;人溺己溺,看見鄰舍有難,就當伸出援手。我們髒亂的家園 - 教宗對環境危機的公開信(Encyclical) 教宗認為環境危機肇因於富裕國家與人們對資源財富的劫掠,只是自私的為著少數人的享受,卻蔑視窮人的需要,這絕對是不公義的(injustice),他對富人、大企業、以及所有坐著不動不管、不聞不見的人發出譴責,他呼籲大家生活要簡樸,更多慈悲憐憫的心。地土需要守安息嗎? 怎麼讓人與大地享受「安息」?怎麼使人對地土多一分「溫柔」?這仍有待我們持續省查,要勇敢的從追求私慾、從偶像崇拜中回轉過來,這樣或許能使我們在這地上得以長久一些。霧霾上的藍天 - 微粒罩頂下的中國 到底追求發展的代價有多大?中國有可能從霧霾的險境逆轉而出?至少領導人立志要減低CO2排放,但PM2.5微微粒空氣浮懸物怎麼辦?請看紐時的報導...百年前的聖誕禮物 聖誕節慶的重點是什麼?是吃喝?是參加 party,大家交換禮物?到底是慶祝誰的生日?...百年前的聖誕故事,緩緩的從歷史裡走出來,竟透漏出一些早為今人遺忘的真諦。好書推薦 --《當新教宗遇見聖方濟》 什麼是方濟疼惜自然生物、關愛貧病弱者、自甘謙小微末、八百年來為眾人喜愛的根源?我們的生命之旅何去何從?今日有賴此書的探索與激勵,期盼人人與方濟的生命相遇,轉化出熱愛地球眾生的潛能。選擇貧窮 -當新教宗遇到窮人方濟 為何要成為「為窮人而設的教會」?什麼又是「貧窮教會」?為何要擁抱貧窮?這豈不是反社會之道而驰?到底誰是窮人方濟?...今年當羅馬教會新選出的教宗,他遇見了...禍水 - 日本福岛核災的難題 在天災甚難測、疏失無可避免、核廢料不知何處棄置的情形下,僅為了短暫的經濟利益,就興建核電廠,這可真是明智之舉?道德的人vs.不道德的核四+公投 (1) ..神學家尼布爾(1892-1971)的名著《道德的人與不道德的社會》,提及人往往不知道自己有限,而妄以自己為生命的主宰、命運的支配者;以虛張的傲慢來掩飾自己的軟弱與無能....道德的人vs.不道德的核四+公投 (2) 寧可自己這一代縮衣節食、少用電能,也不能禍遺子孫,否則一旦發生核災,那將是數百萬人性命、健康及無限倍以上財產的損失。再不如此,我們就成了天下最不是的父母了。...面向 2013 的環境懸崖 有科研人員指出,因為氣候、過度消費、廢棄物污染、生物瀕危、與棲息環境衰敗等問題,這個藍色星球恐怕已越過 tipping point,無可返回了,這可是真的?有何後果?沒有牛驢的馬槽 – 聖誕歡慶之後 學生告訴我,中國社會現在也很瘋聖誕歡慶,有好多商業促銷,各種派對慶祝,瘋著買禮物,可是人們到底在慶祝什麼?它的環境代價多大?客家鄉的歌聲 在基層社區裡,許多人是自尊心低落、又染上不良嗜好,引致失業、失婚、甚至倫理道德混亂,但又有多少幸福的人會關注他們?別把珍寶藏在地裡 - 減廢與惜福 每次聚餐後,或是見到垃圾桶內塞滿了保力龍杯盤與塑膠刀叉,或是看見它們散落在地上隨風飄逸,就覺得可惜...Easter 的啟示 - 請給大地復生的機會 「復活節」期間,小朋友們正等著與 Easter Bunny 照相,這是孩子們撿彩蛋的時節。...復活的來臨,喚起沉睡的心,醒轉的人是不是能給大地再一次復甦的機會?
海水變色 - 墨西哥灣的漏油災難 自深海鑽油平台爆炸倒塌沉入海底算起,已經過了140多天,有超過一億九千萬加侖的油在大海各層面中漂泊,造成很大傷害,面對災難,我們該如何負起用油的「共犯」責任?災難過後 - 大選沒說出口的話 大選期間怎麼會颳來 Sandy 這個超級颶風,造成空前的災難?上天莫非是想提醒美國一些什麼事吧?
我們都是 e 家人 - 你的 water footprint 有多小? 為什麼 e 這個小字母是這世代最惹眼的符號? e is for...?? 這又與水何干?禍水 - 日本福岛核災的難題 在天災甚難測、疏失無可避免、核廢料不知何處棄置的情形下,僅為了短暫的經濟利益,就興建核電廠,這可真是明智之舉?看見大地 由「看見台灣」說起,這是一個關愛台灣的人自力完成的影片,是空中拍攝的秀麗山河與哀哀大地。此片頗引起注意,使得政府與居民都如夢初醒,開始關注環境污染與破壞問題。左與右的相遇--兩岸環境前瞻 到底什麼是文明社會?怎樣的城市才符合生態原則?...社會廣大群眾真知道自己要什麼?有那一種形式的開發、成長不需支付社會與生態成本?可誰管環境公義?難怪大氣中CO2愈來愈多,土地汚染與生態破壞愈來愈嚴重。地土需要守安息嗎? 怎麼讓人與大地享受「安息」?怎麼使人對地土多一分「溫柔」?這仍有待我們持續省查,要勇敢的從追求私慾、從偶像崇拜中回轉過來,這樣或許能使我們在這地上得以長久一些。還地球一遍安寧 也許正因為宅居在家,我們才能讓野地的生物有機會恢復「正常」,才能讓大地喘口氣,才能讓藍天再現,霧霾消退。也許,也許這竟是2020我們給 mother earth 最好的禮物。
綠色格言(四) - 簡樸與福分 「青苔古木蕭蕭、蒼雲秋水迢迢、紅葉山齋小小、有誰曾到?……」我們是不是離自然愈來愈遠、愈來愈冷淡、也愈來愈貪臠?
我們都是 e 家人 - 你的 water footprint 有多小? 為什麼 e 這個小字母是這世代最惹眼的符號? e is for...?? 這又與水何干?想節約能源? - 請不要浪費食物 您知道美國每年浪費多少食物,其能源代價有多大?據調查顯示,浪費的食物所耗的能源,比墨西哥灣抽出的油所提供的能源還多!你的碳黑腳印有多小?- (carbon footprint?) 為什麼我們認為出家人、無家可歸者不會有什麼環境衝擊、不留什麼碳黑腳印,可是竟會使用高過全球平均值的能源?原因是...震動中的國度 - 塑化劑毒害能成為祝福嗎? 在飛機上,不敢喝果汁,只能喝黑咖啡與白水,到了台北,媒體上都談論著塑化劑、DEHP、DINP…,不停的播報著「中毒」的消息,飲料、果汁、糕餅、乳漿、果醬、藥錠、化妝品…都含毒...別把珍寶藏在地裡 - 減廢與惜福 每次聚餐後,或是見到垃圾桶內塞滿了保力龍杯盤與塑膠刀叉,或是看見它們散落在地上隨風飄逸,就覺得可惜...